念奴娇 · 留别辛稼轩

· 刘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著身”:安身,立身。“垂虹亭”:亭名。

翻译

知音太少,就算这天地如此广大,又能在何处安身呢。一直等到功成名就才肯退隐,哪一天才能找到回去的路呢。在多景楼前,垂虹亭下,在秋雨中可以安眠一枕。徒有虚名而被耽误,十年时光白白耗费了辛苦。不是去朝廷上奏赋,也不曾向皇帝上书,没有惊人的言语。我自己匆忙奔走但上天不允许,只落得衣服上满是尘土。用白玉去追求欢乐,用黄金去买笑,都交付与你吧。在江上品尝莼羹鲈脍,潇洒地明日就归去。

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对仕途奔波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词的上片感慨知音稀少,自己无处安身,功名之路漫长且艰辛,虚名误人。下片表明自己没有惊人的才能去谋取功名,奔波多年却无所成,体现出一种无奈与疲惫。最后表示愿把追欢买笑之事交给友人,自己则毅然选择归隐江湖。整首词意境开阔又略带惆怅,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刘过

刘过

刘过,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湖北襄阳人,后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452篇诗文

刘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