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张经历

中原自古多豪杰,晋国尤多贤大夫。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 臂閒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 自恨两贤相识晚,不妨杯酒恣歌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代上:代替某人呈送。
  • 张经历:“经历”是官名,具体人名未详。
  • **晋国:这里应是泛指中原地区某个历史时期或文化范畴内的地域形象表述,可理解为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之地 。
  • **臂閒(xián)弓矢:臂上挂着闲置的弓矢,形容武将既有武艺又能闲适从容,有轻取战功的能力。“閒”同“闲”。
  • **舌底诗书:即夸夸其谈只知诵读诗书却无实际作为。
  • **腐儒:指迂腐不通事理的读书人。
  • **:放纵,尽情。

翻译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涌现出很多英雄豪杰,尤其是晋国一带更是诞生了众多贤能的大夫。真正有学问的人绝不会说些空洞无用的言论,想要成就功名一定要有宏大的规划。臂上挂着闲置的弓矢的才是真正的良将,只知空谈诗书的只能令人嘲笑他是迂腐的儒士。我十分遗憾与您两位贤能之才相识得太晚,不妨尽情饮酒,高歌欢呼。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明中原地区自古以来豪杰众多,而晋国更是贤能大夫辈出,奠定了对人才的高度肯定基调。颔联“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富有哲理,强调真正有用的学问不能是空泛的议论,而要切实落到实处;同时,功名的取得需要有远大的规划和深远的谋略,表达了一种积极务实、志向高远的人生观。颈联通过“臂闲弓矢”和“舌底诗书”的鲜明对比,借助“良将”与“腐儒”不同形象的塑造,进一步突出了注重实用和实际才能的观点,批判了空谈书本知识而无实干能力的人。尾联则感情真挚地表达诗人自身对没能早些结识两位贤才的遗憾,又展现出一种豪放洒脱的态度,以“不妨杯酒恣歌呼 ”描绘出一副不拘小节、尽情欢畅的欢聚场景,体现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畅快交流、共展宏图的心境。整首诗观点鲜明,语言质朴刚健,结合歌颂贤才、务实致用的观点表达和对友情的真挚阐述,展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谢枋得

谢枋得

宋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理宗宝祐四年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次年为建康考官,出题暗讥时事,忤贾似道,谪居兴国军。恭帝德祐初,以江东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宋亡,居闽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荐,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上,遂不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有《文章轨范》、《叠山集》。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