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臧奎秋夜书怀

· 魏野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 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 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 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臧奎: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
  • 中宵:半夜,深夜。
  • 触坏袍:落叶飘落,打在身上,意指落叶纷飞,影响了静坐。
  • 蛩韵:蛩(qióng)的吟唱,指秋天蟋蟀的鸣叫声。
  • 露华:露水的光华。
  • 鹤声:此处可能指月光下鹤的叫声,显得清冷。
  • 四时:四季,指时间的流逝。
  • 萦心:牵挂在心,烦恼不断。
  • 萧骚:形容竹叶摇动的声音。

翻译

独自坐在林中,已近深夜,落叶纷飞打在我身上,让我有些狼狈。月光移动,伴随着蟋蟀急促的鸣叫,露水开始凝结,鹤的叫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高亢。每当秋天来临,我总是特别感受到岁月的催逼,世事纷扰让夜晚更加劳心。还好清风似乎能理解我的心情,不断地吹过庭院的竹子,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共鸣我的孤独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独坐的情景,通过对落叶、月影、虫鸣、露华和鹤声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感伤的秋夜氛围。诗人以个人的孤独体验,寓言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困扰的深深感慨。而清风与竹声的呼应,则增添了诗歌的动态美,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以及对友人臧奎的思念之情。

魏野

宋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