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拼音

译文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衹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驭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大声呼叫。汉·司马长卿《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三十功名尘与土」句: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句: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武穆「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赏析

上阕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词人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岳武穆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武穆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武穆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十功名尘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武穆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三十」是约数,当时岳武穆三十二岁。「功名」,即前面说到的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然而,岳武穆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到不过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是对未来的瞻望。「八千」是约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云和月」是特意写出,是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五岳祠盟记》),赢得最后抗金的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这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等闲」,作随便解释。「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既是岳武穆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词的下阕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突出全诗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武穆發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武穆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这首词代表了岳武穆「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怒发冲冠:形容极度愤怒,头发直竖,好像帽子都要被顶起来。
  • 凭栏处:靠着栏杆的地方,此处指作者站立的楼台。
  • 潇潇雨歇:形容雨声渐止,天气转晴。
  • 长啸:大声呼叫,此处表达豪情壮志。
  • 三十功名尘与土:指过去的功绩如同尘土般微不足道。
  •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行程遥远,历经艰辛。
  • 莫等闲:不要轻易虚度光阴。
  • 靖康耻:指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陷开封,徽、钦二帝被俘的国耻。
  • 胡虏匈奴: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这里指入侵者金人。
  • 贺兰山: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宋金交战的重要地带。
  • 天阙:皇宫的代称,这里指恢复中原后向皇帝朝拜。

翻译

愤怒使我头发直竖,倚着栏杆,雨后的宁静。抬头仰望天空,我放声长啸,心中充满激昂壮志。过去的三十年,功名如同尘土般渺小,漫长的旅程里,只有云和月陪伴。别轻易让岁月蹉跎,不要等白了少年头,徒然留下悲伤。

国耻靖康之痛还未洗雪,臣子心中的仇恨何时才能消解?我要驾驶战车,直捣贺兰山的缺口,以战争来填饱仇敌的肠胃,笑着畅饮他们的鲜血。等到那一天,我会重新收复失地,向着皇宫的方向,向天子献上胜利的誓言!

赏析

这首《满江红》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词中通过“怒发冲冠”、“长啸”等形象,展现了岳飞面对国难的激愤与决心。他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恢复国家山河的坚定信念,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慷慨悲壮的气氛。特别是“靖康耻,犹未雪”一句,直指民族的耻辱和不共戴天的仇恨,表现了岳飞誓死报国的决心。整首词情感饱满,语言激昂,充分体现了岳飞的英雄气概和高尚人格。

岳飞

岳飞

岳飞,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