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学挽诗

蜀自开禧后,西垂畏廪秋。 更经两单阏,尽弃五边州。 新沔依同谷,中梁恃武休。 匆匆移米岭,往往阻金牛。 嶓冢略逋寇,益昌随解舟。 近犹趋剑阆,远或至渝涪。 弃守侪民旅,奔军齿寇雠。 乱生宁有豸,众溃已无鸠。 伯也伤时久,民兮作己忧。 升沈随分定,行止与天谋。 高尚辞丹诏,低回佐碧油。 封疆资屏翰,原隰赖咨诹。 事变方濡首,人情苦掉头。 誓言捐一死,力与障横流。 固分为忠鬼,安能效泣囚。 诀辞贻子弟,壮语骇朋俦。 愤极拳穿爪,兵交血染髅。 不随蜍志在,甘逐远巡游。 志士闻风起,顽夫背面羞。 公身无复憾,疆事更谁筹。 学士标龙直,文阶列禁游。 湛恩沾骨肉,新庙贲林丘。 三禭虽云厚,百身安足酬。 游魂如可作,近事亦知不。 惩败从娄敬,交邻激叛侯。 未论轻汉鼎,长恐误梁瓯。 后吏谁荓螫,前修不憗留。 玉棺行有日,丹旐送无由。 渺渺河山隔,皇皇兄弟求。 非惟在原急,亦为念宗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禧:南宋皇帝宋宁宗的年号。
  • 廪秋:lǐn qiū,岁末,秋冬之际。
  • 单阏:chán yān,卯年的别称。
  • 同谷:古县名,今甘肃成县。
  • 武休:地名。
  • 金牛:即金牛道。
  • 嶓冢:bō zhǒng,山名。
  • 益昌:地名。
  • 剑阆:剑州(今四川剑阁)和阆州(今四川阆中)。
  • 渝涪:渝州(今重庆)和涪州(今重庆涪陵)。
  • 屏翰:píng hàn,比喻国家重臣。
  • 原隰:yuán xí,广平与低湿之地。
  • 咨诹:zī zōu,询问。
  • 丹诏:帝王的诏书。
  • 碧油:青绿色的车帷。

翻译

蜀地自从开禧年后,西部边境畏惧岁末时节。又历经两个卯年,完全舍弃了五个边州。在新沔依靠同谷,在中梁仰仗武休。匆忙移往米岭,常常受阻于金牛道。在嶓冢大略平定了流寇,在益昌随后解开船只。近来还趋向剑州和阆州,远处甚至到达渝州和涪州。放弃防守让百姓如同军旅,奔向军队和贼寇结仇。混乱中生事岂能有止息,众人溃散已无首领。长兄也为时事哀伤很久,民众啊当作自己的忧患。升降随着命运确定,行为和停止与上天谋划。品德高尚推辞帝王诏书,迂回辅佐青绿色车帷。保卫疆土依靠其作为国家重臣,平原和低湿之地依靠他来询问谋划。当事情变化才低头,人情困苦而转头。发誓舍弃一死,力量用来阻挡横流。本来就应分为忠诚的鬼魂,怎能效仿哭泣的囚徒。辞别之辞留给子弟,豪壮话语让朋友同伴惊愕。愤怒至极拳头能打穿,战争中鲜血染红骷髅。不随从蟾蜍的志向,甘愿追逐远游。有志之士听闻风而兴起,顽固的人背过脸感到羞愧。您自身不再有遗憾,边疆之事又有谁来筹划。学士标出如龙之正直,文臣的官阶列入禁止游乐。深厚恩情惠及骨肉,新立的庙宇使山林丘墓增光。三次赠送丧仪虽然说丰厚,但百条生命也不足以报答。游魂如果可以回来,近事是否也能知道。惩戒失败应学习娄敬,结交邻国却激怒叛 乱的诸侯。不说轻视汉家天下,长久恐怕耽误梁朝的江山。后来的官吏谁敢伤害,前人修习未能留下。玉棺出行有日子,丹旐送葬却没有办法。渺渺的河山阻隔,伟大的兄弟寻求。不仅仅是《常棣》中说的情况紧急,也是心念宗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具有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内涵。诗中回顾了蜀地的历史变迁和局势动荡,提到了诸多地名和事件,展现出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艰难处境。作者对死者的品德、才华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强调其在保卫疆土、出谋划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和对未来的担忧,感慨无人能继续担当重任。整首诗用典丰富,情感浓郁,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传达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魏了翁

魏了翁

宋邛州蒲江人,字华父,号鹤山。宁宗庆元五年进士。累知嘉定府。史弥远入相,了翁力辞召命,居白鹤山授徒讲学。历知汉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为兵部郎中,至权工部侍郎。遭诬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复职,擢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筑城修武备,兴学校。曾上章论十弊,召还,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后除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官终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卒谥文靖。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师友雅言》等。 ► 10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