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这里形容云从极小处开始生成。(肤,音 fū)
- 荫:树荫,这里指云的阴影。(荫,音 yīn)
- 至仁:最大的仁德。
- 用舍:取舍。
- 岫(xiù):山峰。
翻译
微小的云彩从极小处生成,大片的阴影遮蔽着九州大地。 最具仁德的人虽然关爱万物,但对事物的取舍如同春秋季节的更替一样自然。 晴朗的天空不会形成雨水,远处的山峰暗示着离去之人该回家休息了。 何必怀疑陶渊明呢,他的离去就像受惊的鸥鸟一样迅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起兴,表达了对仁德和取舍的思考,以及对陶渊明离去的一种理解。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微云起而大荫弥的景象,暗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至仁虽爱物,用舍如春秋”则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合理取舍的态度。后两句以晴空不成雨和远岫行归休的景象,引出对陶渊明离去的感慨,认为他的离去如同惊鸥,也许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
黄庭坚的其他作品
- 《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 》 —— [ 宋 ] 黄庭坚
- 《 梨花诗二十首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石灯檠 》 —— [ 宋 ] 黄庭坚
- 《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 其一 》 —— [ 宋 ] 黄庭坚
- 《 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 —— [ 宋 ] 黄庭坚
- 《 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 其四 陆鲁望 》 —— [ 宋 ] 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