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粳炊白玉,饱饭愧閒行。
丛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伯氏:长兄。
- 长芦寺:寺庙名。
- 钟磬(qìng):钟和磬,古代礼乐器。
- 淹留:长期逗留。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植杖:倚杖,扶杖。
- 连甍(méng):屋脊相连。
- 幽子:隐士。
- 木末:树梢。
- 潮生:潮水上涨。
- 樯(qiáng):桅杆。
- 永正县:地名。
- 鸟度:鸟飞过。
- 建康城:古城名。
- 树鸡:一种菌类。
- 羹盂:盛汤的容器。
- 南烹:用南方烹饪方法烹制的菜肴。
- 香粳(jīng):一种米。
- 薇蕨(wēi jué):薇和蕨,两种野菜。
翻译
风从停止了的帆船那里休息,天空与大江齐平。僧舍在白天也很安静,钟磬的声音在寒冷中更加清越。长期逗留在这闲暇的日子里,扶着杖走过许多相连的屋脊。很幸运地与隐士相逢,煮茶当作酒来倾倒。携手在树梢尽头,在朱红色的栏杆处看到潮水上涨。船的桅杆移动向永正县,鸟飞过建康城。砍柴的人得到了树鸡,汤钵里是有南方风味的菜肴。香粳煮出像白玉一样的米饭,吃饱饭后对这闲适的出行感到惭愧。在丛祠处思念归去的快乐,吟唱着在夕阳下明明朗朗。思念归去实在是独自快乐,薇蕨渐渐在春天繁荣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芦寺下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通过描写风、天、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开阔的氛围。接着写僧坊的安静和钟磬声的清越,增添了清幽的意境。诗人在闲暇之日与隐士相逢,一起煮茶赏景,享受着与自然和友人相处的愉悦。诗中还描写了一系列景物如潮生、鸟度等,以及一些生活场景如得树鸡、煮香粳等,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最后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闲适生活的喜爱,整体意境宁静而优美,语言质朴自然,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感受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