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灏元丰上文藁

虎豹文章非一斑,乳雉五色蜃胎寒。 天生材器各有用,相如名独重太山。 风流小谢宣城后,少年如春胆如斗。 裕陵书藁公不朽,持名铁石要长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灏(hào):人名。
  • 元丰: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
  • 虎豹文章:比喻诗文的文采斑驳。
  • 一斑:一小部分。
  • 乳雉:幼雉。
  • 蜃胎:指蜃贝。
  • 材器:才能和器局。
  • 太山:即泰山。
  • 风流:这里指风采、才华出众。
  • 小谢:指南朝齐诗人谢朓。
  • 裕陵:宋神宗陵墓的代称。

翻译

文灏在元丰年间的文章非同一般,文采如斑驳的虎豹纹,幼雉色彩斑斓如蜃贝般光润且有寒意。上天造就的才能和器局各有其用处,司马相如的名声唯独像泰山那样厚重。风采出众如谢朓在宣城之后,少年时期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且胆子如斗般大。在裕陵的书稿公文能够不朽,保持声名如铁石般要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对谢文灏元丰年间文稿的赞誉。诗中用“虎豹文章”“乳雉五色”等生动的意象来形容其文章的独特文采和魅力。强调每个人的才能都有其用处,突出了谢文灏的与众不同。将他比作司马相如、谢朓,展现出他在文学才华和风采上的卓越。最后表达了对他文稿不朽以及声名长久的期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赞誉之词,表现出对谢文灏及其作品的高度赞赏。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