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清水岩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金堂茂芝术,仙吏书勋考。 桃源人已往,千古遗井灶。 双凫能来游,俗子迹可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格律来作诗,这里是和韵的意思。
  • 西安封域:古地名,指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清水岩泉好:清澈的山泉非常优美。
  • 金堂:道教建筑中的重要场所,通常指供奉神仙的殿堂。
  • 茂芝术:古代传说中的仙草,也称“灵芝”。
  • 仙吏书勋考:指神仙或仙官记录着仙人的功绩。
  • 桃源人已往:典故出自《桃花源记》,指隐居的人已经离开。
  • 遗井灶:遗留下来的井和灶台,象征着过去的生活痕迹。
  • 双凫:野鸭,这里可能是比喻有灵性的生物。
  • 俗子:世俗之人,与仙人相对。

翻译

在西安城的中心区域,有一处名叫清水岩的地方,那里的泉水格外清冽宜人。那里有一个金色的大殿,里面生长着神奇的灵芝,像是仙人的档案馆,记载着仙人们的功绩。仿佛桃源仙境般,那些曾经隐居的人已经离去,只留下古老的井台和灶火遗迹。偶尔,会有几只野鸭在这里游玩,而世俗的纷扰似乎可以暂时忘却。

赏析

黄庭坚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清水岩的景色,既赞美了泉水的清澈,又借用了桃源的典故,寄寓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仙吏书勋考”和“双凫能来游”,诗人赋予山水以神秘和超脱的意象,暗示了人们对于超凡境界的追求。同时,通过“俗子迹可扫”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宁静生活的理想寄托。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