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知命弟自青原归

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 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 在公虽勤苦,归喜叔山禅。 去我忽数日,草虫傍床煎。 屋角鸟乌乐,行舆响担肩。 包解分柿栗,儿女闹樽前。 白纻绕祖塔,香携青原烟。 玄珠一百八,夜纫湘缕穿。 高林风落子,老僧选霜坚。 袖中出新诗,山水含碧鲜。 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肱(qū gōng)**:**弯着胳膊。这里指代安贫乐道的生活姿态。
  • **调鼎手:**喻指治国理政的人才。“调鼎”原指烹调食物,后用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大事。
  • **正觉:**佛教语,指对事物的真实觉悟。
  • **荷锄:**扛着锄头。这里指从事田园劳作。
  • **叔山禅:**一种禅意的生活、境界等。“叔山”具体所指此处不明 ,但结合语境当与禅宗修行之类有关。
  • **草虫傍床煎:**草虫在床边鸣叫,似受煎迫一般,给人以一种喧闹烦躁之感。“煎”这里形象地描述草虫鸣叫声给人的感受。
  • ****白纻(zhù)**:**亦作“白苎”。白色的苎麻。这里指白色苎麻制成的物品,也许是包裹物品或者衣物等。
  • **玄珠:**道家、佛教语。比喻道的真谛、 精微的义理。这里结合后文的“一百八”推测可能是指念珠之类。
  • ****纫(rèn)**:**穿针引线,这里指用线将像玄珠一样的念珠穿起来。
  • **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与族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这里借指作者知命弟,夸赞其有才华。

翻译

做小官吏被柴米油盐等琐事困扰,常常弯着胳膊困睡在梦里寻觅灵秀的泉水。深感自己并非治国理政的大才,愈发觉得扛起锄头过田园生活才更为自在。在官场虽然勤勉辛苦,归来后欣喜于兄弟带来了禅意般的心境。你离开我才短短几天,草虫在床边唧唧鸣叫让我心烦。看到屋角鸟儿欢乐啼鸣,听到担子行走的声响就知道你归来。打开包袱分着柿栗,儿女们围绕在酒樽前嬉笑闹嚷。白色的苎麻织物环绕着祖塔,香囊里带着青原山缥缈烟气的香气。那一百零八颗如玄珠般的念珠,在夜晚用湘地的丝线将它们细细串起。高高的林风一吹,松果掉落,老和尚挑选的果实经过霜打的最为坚实饱满。你从袖中拿出新写的诗篇,字里行间透着山水的清新秀丽。我写五言诗的才情已经衰退了,那些美妙的诗句就交付给才华出众的你啦。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弟弟自青原归来一事展开,抒发多种情感。开篇“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以自身官场困境与向往灵秀景色的心境相对比,暗示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对自然淡泊生活的向往。提及“叔山禅”体现出兄弟归来带来了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诗中既有生活画面的细致描绘,如“草虫傍床煎”“儿女闹樽前”,生动展现平淡生活中的烦扰与家庭的热闹氛围。“白纻绕祖塔,香携青原烟”充满了神秘朦胧的意境,体现青原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暗示弟弟在青原山的修行感悟。至于诗中出现的“玄珠”“高林风落子”等景象,则进一步增添了清幽宁静的氛围。最后以谦虚之词,夸赞弟弟写诗的才华,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和兄弟情谊的珍视,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意境。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