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轩诗六首

枢机要发迟,饮食戒味厚。 渔人溺于波,君子溺于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枢机: 比喻重要的关键或决策。
  • 要发迟: 意指重大事情的决策需要深思熟虑,不宜轻易决断。
  • 饮食戒味厚: 这里是指饮食要节制,不要过于追求口感的丰富。
  • 渔人溺于波: 溺,沉溺;渔人比喻沉迷于世俗之人。这里是说渔夫容易被水波所困扰,引申为人容易被欲望或环境所左右。
  • 君子溺于口: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口,指言语。这里是说君子也可能会因为言语不慎而陷入困境。

翻译

重要决策需谨慎,饮食要知节制。 如同渔夫沉溺于波涛,君子也可能因言辞而受困。

赏析

黄庭坚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决策为切入点,寓言深刻。他告诫人们,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日常生活,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因为一时的贪欲(如饮食过重)或言语不当(如君子之口)而陷入麻烦。诗中运用渔人与君子的对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过度沉迷和不慎言行的警示,富有哲理意味。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