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

螺甲割昆崙耳,香材屑鹧鸪斑。 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螺甲:这里指海螺,其壳盘旋弯曲如指甲。
  • 昆崙:即昆仑山。
  • 鹧鸪斑:香名,其色如鹧鸪斑点。

翻译

海螺的壳仿佛割取了昆仑山的耳朵,香材碎屑如鹧鸪斑点般。想要下雨时鸠鸟鸣叫白日漫长,放下帷帐内睡着的鸭子在春日里那般悠闲。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些独特的景象和物品,展现出一种闲适而新奇的氛围。诗中用“螺甲割昆崙耳”这样奇特的比喻来形容海螺的形状,富有想象力。“香材屑鹧鸪斑”则写出了香料的独特模样。“欲雨鸣鸠日永”勾勒出即将下雨、鸠鸟鸣叫且白日持久的画面,“下帷睡鸭春閒”则呈现出鸭子在春日里悠闲自在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独特,虽只有短短几句,但充满了韵味和意趣。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