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愚溪
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
冉溪昔居人,埋没不知年。
偶托文字工,遂以愚溪传。
柳侯不可见,古木荫溅溅。
罗氏家潇东,潇西读书园。
笋茁不避道,檀栾摇春烟。
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
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
嵌窦响笙磬,洞中出寒泉。
同游三五客,拂石弄潺湲。
俄顷生白云,似欲驾我仙。
吾将从此逝,挽牵遂回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更名为愚溪。
- 竹舆:竹轿子。
- 冉溪:即愚溪的原名。
- 柳侯:指柳宗元。
- 溅溅(jiān jiān):流水声。
- 檀栾:秀美貌,多形容竹。
- 次山:元结,字次山。
- 篆文:大篆、小篆的统称。
- 瞿李袁:不知何意。
- 嵌窦:山洞。
- 笙磬:乐器。
翻译
随意行走来到愚溪,竹轿子在肩上发出声响。昔日冉溪有人居住,被埋没不知道有多少年。偶然因为文章写得好,就得以让愚溪流传。柳宗元已不能见到,古老的树木遮蔽着潺潺的流水。罗氏家在潇水东边,潇水西边有读书的园子。竹笋茁壮生长不避开道路,秀美的竹子在春风中摇曳。向下走到朝阳岩,元结有铭文镌刻在这里。苔藓侵蚀了篆文,分辨不出是什么字。山洞中发出类似笙和磬的声音,洞中涌出清凉的泉水。和三五个一同游玩的客人,拂拭石头把玩潺潺的流水。很快生出白云,好像要让我成仙。我将要从这里离去,牵拉着就掉转船头回去。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游览愚溪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愚溪一带的景色,如古老的树木、流水、竹笋、朝阳岩等,展现出静谧而有韵味的自然景观。作者提到了柳宗元以及与愚溪相关的人和事,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底蕴。诗中对景物的描写细腻生动,如“罗氏家潇东,潇西读书园。笋茁不避道,檀栾摇春烟”,既写出了自然的生机,又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最后通过描述白云的出现,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一种感受。整首诗情景交融,富有情趣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