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襄阳米芾祠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 饭不着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梩支酒瓮,鸐风落琴床。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米芾(f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 真叟:对米芾的尊称。
  • 枫梩(lí):枫木做的酒器架子。
  • (dí):古书上说的一种长尾野鸡。

翻译

无数山峰映照在碧绿的湘水之中,米芾这位真叟就隐藏在此处。他吃饭不会像神仙对着石头吃,他的眉毛应该像头发一样长。枫木做的架子支撑着酒瓮,长尾野鸡落在琴床之上。勉强说是忘却机巧之心的人,而这个人其实还没有真正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题于襄阳米芾祠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米芾所居之地的环境,以山峰、湘水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通过对米芾一些特征和其周围事物的描写,如眉长、酒瓮、琴床等,展现出米芾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米芾是否真正忘机的思考。整首诗既表现出对米芾的敬意和怀念,又带有一种微妙的思索和感悟,在简洁的语句中蕴含着一定的深意和韵味。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