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真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何用算。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蓄一粒,逢饭但知骂。世间多事,人事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受福田。 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裤。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鍊。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举头见日出,乞饭从头?。 将功用功,展转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得用心传。 更有一语,无过直与。细极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常秋。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月水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然:形容寂静、空寂的样子。
  • 散乱:指心神不定或杂乱无章。
  • 福田:佛教术语,比喻善行可以积累福报,如同耕种福田。
  • :僧衣或缝制的粗布衣服。
  • 娘生裤:即出生时就有的衣物,比喻朴素无华。
  • 熏鍊:佛教用语,指通过修行净化心灵的过程。
  • 劫石:佛教中比喻非常长久的时间。
  • 冥合:暗中契合,不需言传的理解。
  • 冥蒙:昏昧不明,形容困惑的状态。

翻译

黄庭坚诗: 静静地无事可做,无需改变什么。内心纯净不乱,其他事情无需去断绝。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未来的事又何必计算。如此空寂从未有过,人们却向外寻找忙碌,真是愚蠢之人。 没有储存一粒粮食,只知道骂饿。世间的纷扰不断,相比之下我更超脱,不愿追求福报,也不愿在人间受苦。 饥饿时就吃一顿饭,困倦时就伸展手脚睡。愚人笑话我,智者却能理解。 既非愚笨也非智慧,超越了玄妙的玄。该走就走,该留就留,无需过多解释。 身着破旧的僧衣,脚踏朴素的布鞋。多言只会误导,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 若想度化他人,首先得度自己。不必盲目追求所谓的真佛,真佛无法看见。 内心的妙性和灵台,从未受过世俗的熏陶。心就是无事的心,脸就是自然的脸。 即使时间长久如山石,内心依然不变。无事之时无需读书,去除自我,融入自然的意蕴。 世间劳碌疲惫,不如山林静睡。抬头看日出,简单地乞食。 运用功法反而陷入迷惑,得到与放弃之间并无差别。我有一句话,无需思考,也无法用言语表达。 还有一句话,直白而简单。细微到毫末,广大无边限。一切本自圆满,无需刻意雕琢。 世间纷纷扰扰,不及山野的宁静。青松遮挡阳光,碧绿的溪流长年清凉。山间云雾作帷幕,夜晚月光如钩。 躺在藤蔓之下,用石头当枕头。不慕皇权,不羡贵族。生死无忧,何惧何愁。 月亮和流水无形,我常常宁心静气。万物皆如此,本无生灭。空寂之中坐着,春天来临,草木自然生长。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禅宗诗,体现了他对道家和佛教思想的融合。诗中强调内心清净、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反对世俗的纷扰和追求,提倡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无事即是最好的事"的理念,鼓励读者放下执念,体验当下。同时,诗中富含哲理,如"取即不得,不取自通",表达了事物的辩证关系,以及"本自圆成,不劳机杼",强调事物的本质无需外在修饰。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