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白纻四时歌

日晴桑叶绿宛宛,春蚕忽忽都成茧。 缲车宛转头绪多,相思如此心乱何。 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 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宛宛:弯曲貌。
  • 缲(sāo)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 忽忽:形容很快。

翻译

太阳晴朗桑树叶呈现弯曲的绿色,春蚕很快都变成了茧。缲车悠悠转动思绪繁多,像这样的相思内心慌乱怎么办。少年时候的志愿没有达成,过去岁月的主人暂且顾念旧情。等到黄河变清八月份到来,拿着斗酒姑且为社公祝寿。

赏析

这首诗以桑蚕起笔,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氛围。描写了春蚕结茧时缲车转动引发诸多思绪和心中因相思带来的慌乱。接下来提到少年志愿未成但主人尚念旧情。最后以期待黄河清以及为社公祝寿作结,整体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诗中借助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时光、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感慨与思索。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