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

江夏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能浇茗椀湔祓我,风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笔赏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 惜无纤纤来捧椀,惟倚新诗可传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夏无双:出自《后汉书·黄香传》,称黄香在江夏郡中无人能比,后用来赞誉家族中的优秀人物,这里指黄冕仲。
  • 吾宗:指自己的宗族之人,这里也是说黄冕仲。
  • 同舍:指同事,一同为官的人 。
  • 王安丰:王戎,字濬冲,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功,封安丰侯,这里以王戎来类比黄冕仲。
  • 茗椀(wǎn):茶碗。
  • 湔祓(jiān fú):洗涤,这里指用茶来涤净内心。
  • 风袂(mèi):随风飘动的衣袖。
  • 浮丘翁:仙人名,传说为黄帝之师,这里借指超凡脱俗之人。
  • 鹰爪:茶名,茶叶形似鹰爪。
  • 云龙:茶名 ,是一种贡茶。
  • 水厄:本指因水灾而受困,魏晋时开始用来指嗜茶,这里指喝茶。
  • 汤鼎:煮水的鼎。
  • 松风:煮茶时水沸的声音好似松涛风声。
  • 朱墨:红黑两色,旧时官员批阅文件用朱笔和墨笔。
  • 纤纤:这里指女子纤细的手指,形容美貌女子。

翻译

黄冕仲你在族中才德卓越无人能比,和你同舍共事感觉你颇像王安丰那般出众。你要是能送来煎好的双井茶,就能涤净我的内心,那时我迎风站立,衣袖飘飘仿佛要接触到浮丘翁这样的仙人了。

你挥笔写下的文字能欣赏世间幽美之事,就如同秋夜明月洒下清辉照亮澄澈江水,空灵美好。我家乡的鹰爪茶虽然只是普通茶品,怎敢与难得的御赐云龙茶相媲美。

你要是不嫌麻烦,能带着煎茶之好来我这里,煮茶时听着水在汤鼎里如松风作响,夜晚在大堂里点着朱墨辉映的小灯笼。

可惜没有美貌女子纤细的手来捧着茶碗,只能靠着你清新的诗篇来传递品茗的情致啦 。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回复黄冕仲索要双井茶并寄给扬休的诗作。诗中开篇赞美黄冕仲的才德,以“江夏无双”和“王安丰”类比,盛赞其风采出众。接着表达希望对方送茶来得以涤心的愿望,“风袂欲挹浮丘翁”一句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中间两联先是夸赞黄冕仲的文笔,展现其诗歌的清幽美感,之后以家乡普通的“鹰爪茶”与珍贵的“云龙”茶对比,既有自嘲又有谦逊表达。“不嫌水厄幸来辱”几句描写烹茶场景,“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极具画面感,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夜晚煮茶图。最后“惜无纤纤来捧椀,惟倚新诗可传本”,从对品茗的实际场景描写转到对诗意传承的感怀,在遗憾没有娇美女子陪伴品茗的情境下,突出了诗歌传情达意的重要性。整首诗用典自然,语言清新,通过对品茗之情、对友人之才等诸多方面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高雅情谊,也体现出黄庭坚诗歌那种细腻丰富有韵味的风格特点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