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德素归舒城

僧夏莫问途,麦秋宜煮饼。 北寺旬休归,长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李侯为我来,遽以归期请。 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 荒畦当锄灌,蠹简要签整。 挽衣不可留,决去事幽屏。 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 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瘿。 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 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古来惟深地,相待汲脩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僧夏:佛教语,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数。
  • 麦秋:指农历四月麦子成熟的时候。
  • 旬休:旬假,唐宋官员十日一休沐,称旬休。
  • 簟(diàn):竹席。
  • 青衿:学子之服,后因称读书人。
  • 定省: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
  • 饎(chì):酒食,熟食。
  • 膜外:身外。
  • 肯綮(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
  • 汲脩绠(gěng):汲水用的长绳。

翻译

僧侣过夏不必问路,麦秋时节适宜煮饼。北寺的旬假归来,长廊在六月里透着清冷。竹席仿佛翻滚着寒江波浪,茶杯打破了青绿色玉璧的影子。李侯为我而来,匆匆就请归期。学子废弃诗书,白发违了对父母的定省问候。荒废的菜畦应当锄草灌溉,虫蛀的简册需要整理书签。拉着衣服也不能挽留,决意离去去那清幽的地方。上天张开广布道德的罗网,每天供应酒食来养育贤才。此士流落江湖,反复思考让人忧患成疾。胸中有吉祥的宅第,身外是荣辱之境。在万物之外逍遥,把锋芒收敛避开关键之处。人生应当学习,安静宴乐也不能忘了警醒。自古以来只有深深地自处,相待用汲水的长绳。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送别李德素归舒城之作。诗中描绘了一些生活场景和感悟,如北寺的清冷、茶席的情景等,也感慨了李德素的状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应当勤奋学习,不能因安乐而放松警惕。诗中运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和表达,既生动地展现场景,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天恢猎德网”表达对道德和贤才的重视,“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显示出一种豁达的心境。整体风格既有对生活的写实描述,又有超脱的思考和感悟。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