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吟 其一

山似诗肩耸,江如酒量宽。 云描秋色老,松写暮声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玉蟾:南宋道士、诗人,原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等。
  • 诗肩耸:出自唐代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写诗时常为了觅得佳句而不自觉地耸动肩膀。这里以山峰像诗人吟诗时耸起的肩膀,形容山的挺拔高耸。
  • 酒量宽:形容江水宽阔就像人海量能容,有无尽的容纳能力。
  • :寓意秋色浓郁、深沉。
  • :描绘、摹写,这里说松树摹写出暮声的寒冷感觉。

翻译

山峦好似诗人吟诗作赋时高耸的肩膀那般挺拔,江水如同有着海量胸怀的人一样宽广无垠。天上的云彩勾勒出了浓郁深沉的秋景模样,傍晚时分,松树仿佛在摹写着阵阵带着寒意的声音 。

赏析

这首诗短短二十字却构建出一幅优美而富有意境的山水画卷。诗的前两句以奇妙而形象的比喻描绘山与江,“山似诗肩耸”把山的高耸比作诗人寻诗觅句时耸起的肩膀,赋予山一种灵动的文人气质;“江如酒量宽”将江水的宽阔比作酒量大的人,既写出了江水的浩瀚,又带有一种洒脱不羁的意味。后两句“云描秋色老,松写暮声寒”则着力于秋景和暮色中听觉的描写。“云描秋色老”,让云刻画秋色,以“老”字凸显出秋意的醇厚;“松写暮声寒”,赋予松拟人化的动作,让松摹写暮声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整首诗从视觉到听觉,巧妙地结合比喻、拟人等手法,不着一个“吟”字,却处处透露着诗人于傍晚时分漫步山林,面对山水景象,悠然沉吟、触景生情的悠然心境 。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