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杨氏园

· 王质
幽芳秀阴似琅琊,三四牛鸣通浣花。 少陵醉卧元不死,强请起来殊更佳。 向来娟娟隔秋水,谁与为期同在此。 德星分野到杨家,亦有致然非偶尔。 萧萧骚骚诗韵寒,腷腷膊膊棋声乾。 澎澎湃湃酒波卷,便便旋旋茶眼翻。 是日成都极炎热,此堂阴风下浓雪。 谈端天地不支吾,笔下龙蛇争撇挒。 所恨江南在天末,隔天鸿雁难同飞。 彭蠡洞庭隔烟水,他日岂不怀此时。 他日安得如此时,杨家壁上更重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芳:指清香的花草。
  • 秀阴:茂密的树阴。
  • 琅琊:这里指代景色优美的地方。(琅,láng;琊,yá)
  • 牛鸣:牛的叫声。
  • 浣花:指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部,为锦江支流。
  • 少陵:指杜甫,他曾居长安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
  • 娟娟:美好的样子。
  • 骚骚:风的声音。(骚,sāo)
  • 腷腷膊膊:象声词,这里形容下棋的声音。(腷,bì;膊,bó)
  • 澎澎湃湃:形容水势汹涌的样子,这里形容酒波的起伏。
  • 便便旋旋:形容茶水上的浮沫旋转的样子。

翻译

清香的花草和茂密的树阴好似景色秀美的琅琊,几声牛叫传来,这里似乎与浣花溪相通。杜甫醉卧其实并未死去,如果勉强请他起来,那感觉会更加美妙。以往的美好如同隔着秋水般遥远,谁能和我一起在此相约呢?有德的星象照临到杨家,这也是有其原因并非偶然的。风萧萧地吹,诗的韵味带着寒意,下棋的声音此起彼伏。酒波澎湃翻卷,茶水上的浮沫旋转着。这一天成都极其炎热,可这个堂中却有阴风吹来,如浓雪降下般凉爽。谈话间谈论天地也毫不费力,笔下的文字如龙蛇般争相舞动。遗憾的是江南在遥远的天边,隔着天空的鸿雁难以一同飞翔。彭蠡湖和洞庭湖隔着烟雾迷蒙的江水,日后怎能不怀念此时呢?日后怎能如现在这般,在杨家的墙壁上再次题诗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杨氏园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园中的景色、声音、氛围以及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场景。 首联通过描写幽芳秀阴和牛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将杨氏园与琅琊、浣花相比,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颔联提到杜甫,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颈联以星象照临杨家,暗示此地的不凡。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风声、棋声、酒波、茶沫等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园内的热闹和惬意。而在炎热的天气中,堂内却有阴风如浓雪般凉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舒适的感受。诗人在谈话和写作中展现出的自信和才华,也体现了他在此地的愉悦心情。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此时此地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王质

王质,字景文,号雪山,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变后,迁徙兴国(今湖北阳新),二十三岁时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有往来,与九江王阮齐名,王阮说:“听景文论古,如读郦道元《水经》,名川支川,贯穿周匝,无有间断”。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进士,张浚聘为幕僚。虞允文聘为幕属。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为太学正。博通经史,著《朴论》五十卷、《西征丛纪》、《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