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 陆游
苍云昼埋山,白雨夜溢渠。 虚堂闪风灯,独处谁与娱。 吾生过六十,鬓发日夜疏。 出当饮美酒,归当读奇书。 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 明复对胥吏,孤愤何由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云: 深厚的乌云。
  • 昼埋山: 白天的云层厚重得仿佛遮住了山峰。
  • 白雨: 大雨,因其颜色洁白,与黑夜形成鲜明对比。
  • : 小水沟,这里指排水沟。
  • 虚堂: 空荡的厅堂。
  • 闪风灯: 风吹动着灯火闪烁。
  • 独处: 孤身一人。
  • : 娱乐,欢愉。
  • 过六十: 超过六十岁。
  • 鬓发: 头发,特别是鬓角的头发。
  • : 减少,稀疏。
  • 美酒: 高品质的酒。
  • 奇书: 稀奇的书籍,罕见的好书。
  • 可怜: 可惜。
  • 兀兀: 形容心神不定,无所适从。
  • 孤愤: 孤独的愤怒或不满。
  • : 发表,倾诉。

翻译

白天乌云密布,仿佛要把山都遮盖起来,夜晚大雨倾盆,水溢出了排水沟。空荡的厅堂里,只有风摇曳的灯火陪伴,孤独的人又能找谁分享这份寂寥?我已经过了六十岁,头发一天比一天稀疏。出门时应该畅饮美酒,回家后应该研读奇书。可惜这两样愿望都无法实现,我心中焦虑,如同一棵枯木般无生气。明天还得面对那些官吏,内心的愤怒又该向谁诉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写苍云压山、白雨满渠的景象,寓言自己的晚年境遇,白天的压抑象征着生活的重压,夜晚的大雨则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在虚堂独处,风灯闪烁,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他渴望借酒浇愁(出当饮美酒)和阅读以求精神寄托(归当读奇书),然而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使他感到“可怜”,无法实现。诗的末尾,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法排解的孤愤,这种情绪在与胥吏打交道时更加深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无奈与苦闷。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