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

· 陆游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 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葛衫麦饭有即休,湖桥小市酒如油。 夜夜扶归常烂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ě):指生活在乡野的人。
  • 历日:日历。
  •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常在农历二月开始鸣叫,声音凄切,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常被人们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和春意的浓厚。
  • (mǐn):同“悯”,怜悯,忧愁。
  • (cán):一种能吐丝结茧的昆虫,蚕丝是纺织的重要原料。
  • 黄鹂:一种鸟,羽毛多为黄色,叫声悦耳动听。
  • 布谷:一种鸟,叫声似“布谷”,常被视为催促人们播种的信号。
  • (cù):指蚕上簇结茧。
  • 鸦舅:一种鸟,据说其叫声可预示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 (zhì):幼嫩。
  • 灞陵尉:西汉武帝时,李广罢官夜经霸陵亭,被醉酒的霸陵尉呵止。此处借指那些仗势欺人的官吏。

翻译

乡野之人没有日历,鸟儿的啼叫却能知晓四季变化。二月里听到子规啼鸣,就知道春耕不能延迟了。 三月里听到黄鹂鸣叫,年轻妇女担忧蚕宝宝会饥饿。四月里布谷鸟鸣叫,家家户户的蚕都要上簇结茧了。 五月里鸦舅鸟鸣叫,幼苗还幼嫩,人们担忧草长得太茂盛。人们都说农家生活辛苦,既盼望晴天又盼望雨天。 谁知道农家的快乐之处呢,他们一生都不认识官府的人。有葛布衣衫和麦饭就知足了,湖边桥头的小集市上,酒像油一样珍贵。 夜夜相互搀扶着回家,常常喝得烂醉如泥,也不怕会遇到像霸陵尉那样的人。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农家的生活和时节的变化,富有浓郁的田园气息。诗中以鸟儿的啼叫为线索,展现了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如二月春耕、三月养蚕、四月蚕上簇等,反映了农民的勤劳和对自然的依赖。诗人表达了对农家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展现了农家生活的一些乐趣,如不知官府之事、知足常乐、饮酒作乐等。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尊重。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