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

· 陆游
度笮临千仞,梯山蹑半空。 湿云朝莫雨,阴壑古今风。 亭观参差见,阑干诘曲通。 柳空丛筱出,松偃翠萝蒙。 负笼银钗女,锄畬鹤发翁。 何由有馀俸,小筑此山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度笮(zuó):走过竹索。笮,用竹皮拧成的绳索。
  • 蹑(niè):踩,踏。
  • 朝莫:即“朝暮”,早晚。
  • 阴壑(hè):幽深的山谷。
  • 参差(cēn cī):错落不齐。
  • 诘曲(jié qū):屈曲,曲折。
  • 丛筱(xiǎo):丛生的小竹子。
  • 锄畬(chú shē):锄地种田。畬,火耕地,指粗放耕种的田地。
  • 鹤发翁:白发老人。

翻译

走过竹索面对着千仞高峰,像踏着梯子登山处在半空。潮湿的云早晚都有雨,幽深的山谷古今都有风。亭子和楼观错落可见,栏杆曲折相通。柳树间有丛生的小竹子冒出,松树偃卧被翠萝覆盖。背着笼子的是银钗女子,锄地种田的是白发老翁。怎样才能有多余的俸禄,好在这山中构筑小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大蓬岭度绳桥后到达杜秀才山庄的所见所感。诗中先写了路途的艰险和自然环境,如千仞高峰、半空的梯子、湿云风雨、阴壑古风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高峻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描写了山庄内的亭台楼阁、柳竹松萝等景物,展现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其中“柳空丛筱出,松偃翠萝蒙”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植物之美。诗中还出现了背笼女子和锄地老人的身影,增添了生活气息。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有余俸构筑山中小屋的期待。整体意境清幽,画面感强,既写出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