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屈平: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 委命仇雠(chóu):把性命交托给仇敌。仇雠:仇人,这里指楚国的敌国秦国。
- 章华:章华台,楚国离宫,此借指楚国社稷。荆棘:丛生的带刺小灌木。这里形容章华台变为荒芜之地。
- 无寿如金石:不能像金石那样长久存在,意即寿命不够长。
- 秦婴系颈:指秦王子婴投降。秦王子婴在秦亡时,脖子上系着绳子,表示自己是俘虏,向胜利者投降。
翻译
把命运寄托给仇敌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章华台长满荆棘这让楚国百姓无比伤悲。遗憾屈原没能长寿如金石一般,没能亲眼看到秦王子婴投降受缚的那一刻。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凭吊屈平庙,借古抒怀。首句“委命仇雠事可知”直陈楚国把命运寄托给敌国这种做法是错误且恶果可料,饱含对楚国命运的叹惋。次句“章华荆棘国人悲”描绘出章华台荒废、荆棘丛生的荒凉景象,突出楚国灭亡之惨状,“国人悲”三字刻画出楚国百姓的悲痛。后两句“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则笔锋一转,遗憾屈原早早离世,没有看到秦国最终灭亡,秦王子婴投降这一让楚国报仇雪恨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借对楚国命运的感慨,影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现状,流露出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全诗情感沉郁,借凭吊古人表达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