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游近村
老人摧颓绝造请,门设常关草生径。
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病。
一日不病出忘归,绕村处处扣柴扉。
水东溪友新酒熟,舍北园公菰菜肥。
平生养气心不动,黜陟虽闻了如梦。
从今病愈即相寻,共听糟床滴春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摧颓(cuī tuí):衰落,萎靡不振。
- 造请:登门晋见。
- 黜陟(chù zhì):指官吏的进退升降。
- 菰(gū):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嫩茎称“茭白”,可做蔬菜。果实称“菰米”,“雕胡米”。
翻译
我这老人萎靡不振不再去登门拜访,院门常关着,小径都长满了荒草。一年三百六十天,我竟有三百五十九天在生病。只要有一天没生病,出门游玩就忘了回家,绕着村子到处敲村民的柴门。水东的溪边朋友新酿的酒熟了,家舍北边的园公种植的茭白长势肥美。我平生注重修养心气,不为外物所动,对官场的升降之事听闻后也觉得如同梦境一般。从现在起,等我病好了就去拜访他们,一起听着榨酒的糟床滴出美酒的声音,畅饮春酒。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病愈后游近村的情景和心境。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久病,门庭冷落,表现出一种孤寂和苦闷。接下来写一年中大多时间都在病中,而一日病好便出游,反映出诗人对自由和外界的渴望。后几句则通过描述乡村的美好事物,如新酒熟、菰菜肥,以及表达对官场的淡泊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有对病中生活的无奈,又有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