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晴欲出城以事不果

· 陆游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 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 熊肪玉洁美香饭,鲊脔花糁宜新醅。 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 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
  • 浮生:指人生漂泊不定,像浮萍一样。
  • 矜(jīn)名:夸耀名声。
  • 饰诈:作假骗人。
  • 杓(sháo):古代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这里指酒勺。
  • 瘴(zhàng):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 崔嵬(wéi):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
  • 瀼(ráng)西:指四川奉节瀼水西岸地。
  • 肪(fáng):厚的脂膏,特指动物腰部肥厚的油。
  • 鲊(zhǎ)脔(luán):经过加工的鱼和肉。
  • 糁(sǎn):米粒(指饭食)。
  • 醅(pēi):没滤过的酒。

翻译

古人已经离去再也不能回来,现今的人日夜都走向阴间。 仔细想想人生也不过如此,到死都自寻苦恼又是为何呢? 一辈子夸耀名声、作假骗人,忍受寒冷炎热却忘却了自己的身体。 不让金樽与翠杓相互映照,就这样坐等白骨上长满青苔。 清秋九月,瘴气像被洗去一样消散,白盐山千仞之高,山势巍峨。 荒凉的庭院中落叶无法清扫,只有一丛丛菊花争先开放。 瀼西的黄柑经霜后成熟可采摘,溪口的红梨如丹砂染腮般红艳。 熊的脂膏如玉般洁净,做的香饭美味可口,鱼肉做的菜肴配上米粒,正适合新酿的美酒。 在南窗下病好后也感到闲散自在,很想去探寻城西的梅花。 为官在何处都有不如意之事,正是在此时要坚持把事情做好。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开篇两句“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认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短暂,不应自寻苦恼。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批判了那些追求虚名、虚伪欺诈的人,他们为了名利不顾自己的身体。“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则进一步强调了不应虚度人生,而应及时行乐的观点。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美食,如“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熊肪玉洁美香饭,鲊脔花糁宜新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美食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一面,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诗人在病愈后,虽然对官场的不如意有所感慨,但仍表示要积极面对,坚持把事情做好。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

陆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