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二首

· 陆游
一春少雨忧旱暵,熟睡湫潭坐龙懒。 以勤赎懒护其短,水浸城门渠不管。 传闻霖潦千里远,榜舟发粟敢不勉。 空村避水无鸡犬,茆舍夜深萤火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踰旬:超过十天。
  • 旱暵(hàn):干旱。
  • 湫潭(jiǎo tán):低洼积水的地方。
  • 龙懒:比喻雨神不降雨。
  • 赎懒:通过勤劳来弥补懒惰。
  • :这里指代排水沟。
  • 霖潦(lín lǎo):连绵的大雨。
  • 榜舟:撑船。
  • :谷物,这里指粮食。
  • 茆舍(miáo shè):茅草屋。

翻译

春天长久不下雨,我担忧干旱,熟睡在那湫潭边,仿佛是说龙神懒怠不愿降雨。 用勤劳来弥补懒惰,尽管知道这样不能改变雨水不足,但还是希望水能浸润城门,哪怕只有一条排水沟。 听说远方的雨已经下了很久,我决心驾船分发粮食,怎能不尽力而为? 空荡的村庄躲避着洪水,连鸡犬都看不见,夜晚的茅屋外,萤火虫漫天飞舞。

赏析

这两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连续多日干旱后,大雨突然降临,江水暴涨的情景。诗人开始时因旱情而焦虑,期待龙神降雨,接着用勤劳来象征自己对缓解旱情的努力。当听说大雨带来希望时,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帮助灾民的工作中,展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空村的寂静和萤火虫的闪烁,更增添了几分雨后乡村的宁静与生机。陆游的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寓含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