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二江驿
鸡鸣原前风折树,夜到双流雨如注。
桦皮湿透点不明,旋设篝炉燎衣裤。
重城回首一梦散,锦障毡车渺无处。
新声犹傍耳边来,残酒半随风力去。
飞觞纵饮亦何乐,愦愦不堪长闭户。
丈夫要为国平胡,俗子岂识吾所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篝(gōu)炉:指熏炉。
- 重城:指高城。
- 锦障: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做的帷幕。
- 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
- 飞觞:举杯或行觞。
翻译
在鸡鸣原前风把树吹折了,夜晚到了双流雨下得如同倾注一般。桦树皮湿透了点火也点不亮,随即设置熏炉来烘烤衣裤。重重的城池回首看如同一场梦已消散,华美的帷幕和毛毡车子也渺茫无处寻。新的声音还在耳边传来,残余的酒一半随风力飘去。尽情举杯畅饮又有什么快乐,糊涂昏乱难以忍受长久地闭门不出。大丈夫是要为国家平定胡人,俗人哪里懂得我的所寄托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二江驿时的情景和感受。诗的前几句通过对恶劣天气、环境的描写,如“风折树”“雨如注”,展现了旅途的艰难。接着写到回顾过去的繁华已如梦境般消散,反映出一种世事无常的感慨。后面描述饮酒却也难寻快乐,以及表达自己心怀为国平胡的壮志,与世俗之人不同。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环境的刻画,又有对内心志向的抒发,情感丰富而复杂,体现出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和对人生、国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