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作二首

· 陆游
池上迎微风,柏间蹋凉月。 冷然醉梦醒,一洗烦恼热。 嗟予世外人,火食常呕噎。 易求云表露,难觅太古雪。 况欲试秘方,琼浆和玉屑。 俛首居俗间,愁若鹰在绁。 惟兹服月芒,比岁稍得诀。 但令天无云,岂复计圜缺。 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诗成独高咏,灵府炯澄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蹋(tà):踏。
  • 火食:指吃熟食。
  • 呕噎(ōu yē):指吃食物时哽噎。
  • 云表露:云中的露水。
  • 太古雪:极为纯净的雪,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 琼浆:美酒。
  • 玉屑:用美玉碾成的碎末,这里指珍贵的药物或食物。
  • 俛(fǔ)首:低头,表示顺从。
  • 绁(xiè):绳索,这里比喻束缚。
  • 月芒:月光。
  • 灵府:心。

翻译

在池塘上迎接着微风,在柏树间踏着清凉的月光。 清冷的感觉让醉酒和梦境都清醒过来,洗去了心中的烦热。 哎,我这世外之人,吃熟食时常哽噎不适。 容易求得云中的露水,却难以寻到太古的纯净白雪。 更何况想要尝试那秘方,将美酒和玉屑调和。 低头生活在世俗之间,忧愁如同被绳索束缚的鹰。 只有这服食月光的方法,近些年来我才略微得到诀窍。 只要让天空没有云彩,哪里还会去计较月亮的圆缺。 那玉钩一样的月亮究竟是谁悬挂在天上的呢,冰轮般的月亮没有痕迹地转动着。 诗写成后独自高声吟咏,心灵变得清澈明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下的感受和思考。诗的前四句通过描绘在微风中、柏树下踏着月光的情景,以及那种清冷的感觉让人从醉梦和烦恼中清醒的体验,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凉的氛围。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适,认为吃熟食都会感到哽噎,同时感叹难以找到纯净美好的事物,如太古雪,也提到了难以实现的秘方。这些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俛首居俗间,愁若鹰在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世俗中的束缚和忧愁。而“惟兹服月芒,比岁稍得诀”则表现了诗人对一种独特的修行或体验的探索,认为通过服食月光,自己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慰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强调了只要天空无云,就不会去计较月亮的圆缺,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现象的豁达态度。最后,诗人在诗成后高声吟咏,感受到心灵的澄澈,表达了诗歌创作对他心灵的净化作用。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思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也展现了他在月下的独特感悟,富有哲理和诗意。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

陆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