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山阴古称小蓬莱,青山万叠环楼台。
不惟人物富名胜,所至地产皆奇瑰。
茗芽落硙压北苑,药苗入馔逾天台。
明珠百舸载芡实,火齐千担装杨梅。
湘湖莼长涎正滑,秦望蕨生拳未开。
箭萌蛰藏待时雨,桑蕈菌蠢惊春雷。
棕花蒸煮蘸醯酱,姜茁披剥腌糟醅。
细研罂粟具汤液,湿裹山蓣供炮煨。
老馋自觉笔力短,得一忘十真堪咍。
从今置之勿复道,一瓢陋巷师颜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阴:旧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 小蓬莱:形容山阴风光优美如仙境。
- 硙(wèi):石磨。北苑:古代著名的贡茶产地,这里用来类比山阴的茶。
- 药苗:可食用的野菜之类。 天台:浙江天台山,以物产闻名。
- 明珠:这里形容芡实圆润如明珠。 芡实:睡莲科植物芡的种子,可食用。
- 火齐(jì):原指赤玉,这里形容杨梅红如赤玉。
- 湘湖:在浙江萧山。 莼:莼菜,一种水生蔬菜。
- 秦望:秦望山,在浙江绍兴南。 蕨:蕨菜,可食用。 拳未开:蕨菜幼嫩时卷曲如拳。
- 箭萌:竹笋。 蛰藏:隐藏蛰伏。
- 桑蕈(xùn):生长在桑树上的菌类。 菌蠢:形容菌类生长的状态。
- 棕花:棕榈科植物的花,可食用。 醯(xī)酱:醋和酱。
- 姜茁:生姜的嫩芽。 糟醅(pēi):酒糟。
- 罂粟:此处指罂粟的种子,可入药、食用。
- 山蓣(yù):山药。 炮煨:烘烤。
- 咍(hāi):讥笑。
- 颜回: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住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
翻译
山阴自古以来就被称作小蓬莱,无数青山环绕着亭台楼阁。这里不光人物出色、名胜众多,而且所到之处物产都奇异瑰丽。茶芽被石磨碾碎其品质不输给北苑贡茶,野菜做成菜肴远胜天台的物产。一艘艘大船满载着圆润如明珠的芡实,成千上万担的杨梅红如赤玉般被装运。湘湖的莼菜细长鲜嫩,吃起来爽滑无比,秦望山的蕨菜刚刚生长,还是卷曲如拳的模样。竹笋潜伏在地下等待着春雨的到来,桑树上的菌类在春雷的惊响中蓬勃生长。棕花经过蒸煮后蘸上醋和酱,姜芽经过剥开后用酒糟腌制。细细研磨罂粟来做成汤液,把山药用湿布包裹进行烘烤。我这老馋鬼自觉笔墨难以描述完这些美味,常常顾此失彼,实在可笑。从今以后就不再说了,还是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在简陋的小巷里享受一瓢之饮吧。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对家乡山阴丰富物产的生动描绘。开篇将山阴比作“小蓬莱”,点明其景色优美且物产丰饶。中间部分详细列举了茶、野菜、芡实、杨梅、莼菜、蕨菜、竹笋、桑蕈、棕花、姜芽,以及罂粟、山药等多种食物,展现了当地食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物产的自豪与热爱。结尾处,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笔力难以详尽这些美食,最后表达要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在平凡生活中享受简单的美好,使诗歌在描绘美食的热闹中又增添了一份淡淡的超脱与宁静。整首诗语言质朴欢快,既有对本土美食的尽情夸赞,又有豁达超脱的情怀流露,全方位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浓郁的乡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