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景卢内翰使还入境以诗迓之

玉帛干戈汹并驰,孤臣叱驭触危机。 关山无极申舟去,天地有情苏武归。 汉月凌秋随使节,胡尘捲暑避征衣。 国人渴望公颜色,为报褰帷入帝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帛:古代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
  • 干戈:均为古代兵器,后用来泛指武器,也比喻战争或争斗。
  • 孤臣:指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 叱驭:汉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因折返。及王尊为刺史,“至其阪……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见《汉书·王尊传》。后因以“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
  • 无极:没有尽头,无边际。
  • 申舟:春秋时楚国大夫。
  • 苏武: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公元前 100 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 81 年),方获释回汉。
  • 褰帷:撩起帷幔。
  • 帝畿:犹京畿,指京都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

翻译

玉器和丝织品与战争一同汹涌并行,孤立无援的臣子为报国呵斥车马无惧危险。边关没有尽头如当年的申舟远去,天地有情使得苏武最终归来。汉时的月亮在秋天伴随着使臣,胡地的尘土在暑热时躲避征衣。国人渴望看到您的面容,为回报都说您撩起帷帐进入了京都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迎接洪景卢内翰出使归来而作。诗中通过“玉帛干戈汹并驰”描绘了当时复杂的局势,用“孤臣叱驭触危机”凸显洪景卢出使的艰险与忠诚。“关山无极申舟去,天地有情苏武归”以申舟和苏武的典故,暗示洪景卢经历不易却也能如苏武般归来。“汉月凌秋随使节,胡尘捲暑避征衣”两句通过景象衬托出使的历程。最后表达了国人对洪景卢归来的期盼以及他回到京都地区。整首诗有对洪景卢的赞誉和敬意,也有对其经历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壮阔的意境。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