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小隐

· 林逋
闲搭纶巾拥缥囊,此心随分识兴亡。 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 云喷石花生剑壁,雨敲松子落琴床。 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纶巾: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 缥囊:用淡青色的丝绸制成的书袋。
  • 黑头:指年轻人。
  • 随分:依据本性;按照本分。

翻译

悠闲地戴着纶巾怀揣着淡青色书袋,自己这颗心按照本性能识别朝代的兴衰。年轻人做宰相虽说没什么意义,用白眼看人也没有什么妨碍。云气喷涌在石壁上生出如剑般的石花,雨水敲打着松子落在琴床上。清灵的猿猴和幽僻的鸟儿远远地相互鸣叫,寥寥几笔描绘湖山后又是夕阳西下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闲搭纶巾拥缥囊”表现出一种闲适之态。他能以淡然的心态看待历史的兴亡与世俗之事。“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显示出其不羁与超脱。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云气、石壁、松子等,营造出静谧而优美的氛围。结尾处的“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更是增添了一种空灵和悠远之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时光的流转。整体上,诗歌意境淡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