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小隐

· 林逋
道著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衡茅。 庄生已愤鸱鸢赫,杨子休讥蝘蜓嘲。 潏潏药泉来石窦,霏霏茶蔼出松梢。 琴僧近借南薰谱,且并闲工子细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茅:衡门茅屋,简陋的房屋。
  • 鸱鸢赫:“鸱鸢(chī yuān)”,指老鹰。
  • 蝘蜓嘲:“蝘蜓(yǎn tíng)”,古书上指壁虎。
  • 潏潏:水流涌动的样子。
  • 南薰谱:一种琴谱。

翻译

一说起权势名利就与人绝交,一座山峰满是春天翠绿景色,湿润了那简陋的茅屋。庄子已经对老鹰飞上天而显示威赫感到愤恨,杨朱也不要去讥笑壁虎的嘲笑。汩汩不断的药泉从石洞中流出,飘飘扬扬的茶雾从松梢升起。琴僧近来借来南薰谱,暂且一起悠闲地仔细抄录。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远离权势名利、隐居湖山的生活态度和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春翠的山峰和简陋的衡茅,营造出自然而朴素的环境氛围。用庄子对鸱鸢赫的态度和杨朱不必在意蝘蜓嘲来表达对世俗的超脱和不屑。药泉涌出和茶蔼飘出的描写,增添了生活中的自然意趣。最后提到琴僧借南薰谱并用心抄录,体现了一种雅趣和闲适。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远离,充满了对自由、宁静和高雅情趣的追求。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