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隐居

· 林逋
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 闲门自掩苍苔色,来客时惊白鸟飞。 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 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林逋(bū):宋代著名隐逸诗人。
  •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
  • 相违:相互违背。

翻译

湖水连接着篱笆,青山环绕着屋舍,隐居于此应当与世俗相互违背。闲静的门自然掩着苍苔的颜色,有客人到来时常惊起白色的鸟飞走。卖药一直嫌弃它是有价格的,浇灌田园最终也喜爱没有机巧之心。怎么样那天竺寺林间的道路,还能在到了深秋时梦见青绿色的山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联点明隐居环境的清幽,湖水、青山环绕屋舍,与世相违体现出其远离尘嚣的特点。颔联通过闲门掩苔和惊鸟之景,突出环境的静谧。颈联写卖药嫌有价和爱灌园无机,表达对世俗利益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纯真的喜爱。尾联则透露出对天竺林间的向往,以及在深秋仍可梦到美好山景的一种悠然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陶醉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