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

程入江乡宿,新炊饭带沙。 乱山愁外笛,孤驿梦中家。 野水平菰叶,春风足楝花。 西来三两客,闲说旧京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程。
  • 菰(gū):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里,嫩茎基部经某种菌寄生后膨大,可做蔬菜。
  • 楝(liàn):落叶乔木,花淡紫色,果实椭圆形,种子、树皮都可入药。

翻译

踏上旅途进入江乡投宿,新做的饭里带着沙子。 乱山之中,哀愁随着远处的笛声传来,在孤独的驿站里,梦中才能回到家乡。 野外的水面上生长着菰叶,春风吹拂,楝花繁盛。 从西边来的三两过客,悠闲地谈论着旧时的京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写宿处新炊饭带沙,表现出旅途的艰辛。颔联以乱山、愁笛和孤驿,烘托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对家乡的思念。颈联描绘了野外的美景,野水平菰叶,春风足楝花,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能欣赏自然之美的心境。尾联西来三两客,闲说旧京华,通过与过客的交谈,引发对往昔京城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沉,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又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思索。

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