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坛寺西林

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 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 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 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坛寺:寺庙名称。
  • 仙鹤:传说中仙人常与仙鹤相伴,这里以“仙鹤”衬托古坛的清幽、超凡,暗示寺庙的神圣。
  • 杳(yǎo) :无影无声,这里指仙鹤已不见踪迹。
  • 松气:松树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 经声:僧人念经的声音。

翻译

古老的仙坛上仙鹤早已不见踪影,唯有野鹿自由自在地结成群落。清晨,松林间的气息在清朗中缓缓浮动,那僧人念经的声音仿佛从悠悠白云中飘出。寺中的石头都已穿破僧舍而过,流水流到寺门处就分开流淌。人世间有无穷无尽的繁杂琐事,而在这深山中却全然听不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仙坛寺西林清幽宁静的环境。开篇以“仙鹤杳”“野鹿群”营造出一种古老、孤寂又充满生机之感。颈联“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视听结合,松气是视觉加上嗅觉的呈现,经声于白云间传出,带来空灵悠远之境,让人仿佛进入禅意世界。“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通过描写石头与水流的独特景象,进一步凸显寺庙的古旧和环境的清幽。最后尾联以“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将尘世与山中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恬淡心境,表达出诗人远离喧嚣、向往静谧清幽山林生活的情感,全诗读来如同一幅清幽冷逸的山水画卷,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

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