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寒食

· 林逋
方塘波绿杜蘅青,布谷提壶已足听。 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蘅:一种香草。

翻译

方形的池塘水波碧绿,杜蘅长得青青翠翠,布谷鸟啼叫提壶鸟欢鸣,已经足够让人聆听欣赏了。有客人刚刚品尝完寒具(一种油炸食品),靠着梧桐树懒得再去翻阅散发着清幽之气的经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寒食节时的景象。首句写池塘的绿色水波和青青的杜蘅,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布谷鸟和提壶鸟的叫声,增添了声音的元素,使画面更为鲜活。后两句则着重描述了人的活动,客人品尝寒具后慵懒的状态,透露着一种闲适、惬意。整个诗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又带有几分悠闲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闲适的追求。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