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林外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雨巾风帽。 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拼音

所属合集

#洞仙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梁:架于高空的桥梁。
  • 虹影:虹的身影,这里形容桥的形状似虹。
  • 雨巾风帽: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指浪迹江湖者的打扮。
  • 玉龙:指宝剑。

翻译

高架在水面的桥梁压低了水面,虹的影子在清晨显得那么澄澈明晰。那橘林中的渔村一半被烟雾笼罩着。从古至今,景物依旧而人已改变,在这天地间,只有江山永远不会老去。我戴着雨巾,顶着风帽。普天之下有谁知道我呢。我仗着一把剑横行天下已经好几次经过这里。按着宝剑,那龙吟之声还未断绝,月光寒冷,水波凄寒,归去啊,那林屋洞天啊没有门锁。认准那云雾缭绕的如屏风般的山和烟雾遮蔽的地方就是我的房屋,任凭满地长满青苔,年年都不去清扫。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描绘了飞梁压水、渔村如烟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古朴而宁静的画面。同时感叹古往今来物是人非,唯有江山不老,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下片着重抒发词人的自我情怀,通过“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等表述,显示出其孤独与超脱。“一剑横空几番过”则尽显豪迈气概。最后写归处林屋洞天,以及认云屏烟障为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随性自在的意境。整首词意境开阔而深远,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

林外

林外

宋泉州晋江人,字岂尘。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为兴化令。工诗词,豪于酒,曾于西湖酒肆饮酒斗余,复题诗壁间,人皆惊异以为神。有《懒窠类稿》。 ► 3篇诗文

林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