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杜鹃再韵

片片桃花下钓矶,声声杜宇暮春时。 迩来夔峡多游子,正好从头唤取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钓矶(jī) 钓鱼时坐的石头。
  • 杜宇 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号望帝,死后魂化为杜鹃鸟,日夜啼鸣,声音凄切,故常被诗人用来表达伤春、思归等情感。
  • ****迩来(ěr lái) 近来。
  • ****夔峡(kuí xiá) 即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以雄伟险峻著称。这里泛指蜀地的峡谷。

翻译

一片片桃花飘落在钓鱼的石矶之上,暮春时节杜鹃鸟一声声啼叫。近来蜀地峡谷有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这杜鹃啼声正好从一开始就呼唤着他们早日归来啊。

赏析

这首诗以景开篇,描写桃花飘落钓矶的暮春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声声杜宇暮春时”,杜鹃的啼叫在暮春时节更显凄厉,杜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哀怨、思归等情感,很好地奠定了诗歌伤感的基调。“迩来夔峡多游子”点明了此时在外漂泊的游子众多,这些游子身处异地,内心本就有着羁旅之愁。最后一句“正好从头唤取归”巧妙地将杜鹃啼叫与呼唤游子归乡联系起来,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委婉地表达出对在外游子的深切思乡之情的同情,全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简短话语却蕴含着深深的人文关怀和愁苦思绪 。

易士达

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 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