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苌弘

不怨穷并佚,能安小与卑。 何须立奇节,展季即吾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苌弘(cháng hóng):东周时期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来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苌弘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后世多以苌弘来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
  • 穷并佚:贫困且不得志。
  • 展季: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的贤士,以道德品行著名,“展季”是他的字。

翻译

不抱怨自己贫困且不得志,能够安心处于微末低下的地位。何必去树立奇特的节操呢,柳下惠就是我的老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苌弘的评价,表达了一种处世的态度。诗中的苌弘不怨自己的穷困和不得志,能安于卑微的地位,作者认为不必刻意去追求奇特的节操,像柳下惠那样的品德和行为才是值得学习的。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平和、务实的人生态度的推崇,强调了内在品德的修养,而不是追求外在的虚名和特殊的表现。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初名灼,号后村,莆田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 48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