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叠

草户柴门野老居,恍然疑执化人裾。 不知身在花阴卧,但见亭台似积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户柴门:用茅草、柴木做的门户,形容居住环境简陋。
  • 恍然:仿佛、好像。
  • 化人:指有道术的人,能变化形貌的人(:读音huà)。
  • 裾(jū):衣服的前后襟。
  • 积苏:指丛生的野草。苏,即“稣”的本字,意为一种草(:读音sū )。

翻译

这里是一间用茅草和柴木搭成门户、属于乡下老人的居所。恍惚间让人怀疑自己拉着有道术之人的衣襟。不知道自己正躺在花丛的阴影下面,只看见周围的亭台好像是丛生的野草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朦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又带有迷离之感的意境。开篇“草户柴门野老居”,点明地点是简陋朴素的乡野住处,为全诗奠定了质朴之感的基调。“恍然疑执化人裾”一句则陡然增添了奇幻神秘色彩,诗人恍惚觉得自身处于某种如梦似幻的情境,好似牵住了仙人的衣裾,有一种已脱离凡俗尘世的模糊体验。后两句“不知身在花阴卧,但见亭台似积苏”将这种迷离的感觉进一步深化,诗人对自己所处位置、状态一开始都浑然不觉,待有所察时,眼中所见的亭台竟如丛生野草般,把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给人以一种身处尘世又超脱尘世的独特感受,让读者仿佛也进入到诗人内心那片充满奇幻与静谧的世界,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乡野生活独特而细腻的感受,以及内心中或许超脱于世俗名利之外的淡泊心境。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初名灼,号后村,莆田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 48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