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甫画松

山甫作古松,意造无定本。枝枝藏太阴,笔笔涵混沌。 气吞千尺崖,犹作飞瀑滚。肺肝生洞壑,槎枒出隐嶙。 奋臂盘礴馀,墨渍笔不吮。若人盖天机,岂为寻丈窘。 胸中有磥砢,欲出不可忍。恐是城南树,写形难自隐。 呜呼夹山自有真松图,朝夕左右陈座隅。伐薪架屋听笙竽,好翁之计诚非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甫:人名。
  • 太阴:这里指月亮。
  • 混沌(hùn dùn):这里指天地未开辟以前模糊一团的状态。
  • 槎枒(chá yā):亦作“槎牙”,形容错杂不齐的样子。
  • 磥砢(lěi luǒ):形容树木多节。

翻译

山甫画古松,创意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一枝都藏着月亮,每一笔都蕴含着天地未开的混沌。气势能吞没千尺高的山崖,好像飞瀑在滚动。心肺肝脏生出洞穴山谷,枝干错杂不齐地露出。奋力挥动手臂画完之余,墨渍还在笔上都不吸去。好像这人掌握了自然的奥秘,哪里会被尺寸所困住。心中有很多节的松树,想要表现出来不能忍耐。恐怕就像是城南的树,画出形状难以自我隐藏。哎呀夹山本来就有真的松图,早晚在座位旁边陈列着。砍木柴盖屋子听吹笙竽,好先生的计策确实不是疏忽的啊。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山甫画松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诗中强调山甫作画不受拘束,自由发挥,他笔下的松树气势非凡,仿佛蕴含着天地自然的奥秘。通过对山甫画松过程和作品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其才华的钦佩。“胸中有磥砢,欲出不可忍”等句,写出了画家心中对松的深刻感悟和强烈的创作欲望。最后提到夹山有真松图,以及“好翁之计”,增添了一些别样的意趣。整体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绘画艺术用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

舒岳祥

舒岳祥

舒岳祥,字景薛,一字舜侯,人称阆风先生,浙江宁海人。 幼年聪慧,七岁能作古文,语出惊人。年二十六岁时,以文章谒见荆溪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比之汉贾谊、终军。1256年中进士,授奉化尉。右丞相叶梦鼎曾以文字官荐岳祥入朝,以母丧离去。丧服满,适友人陈蒙总饷金陵,聘岳祥入总幕,与商军国之政,暇则谈文讲道,游览名胜,不烦以案牍之事。后陈蒙以移用军饷被去职,舒岳祥亦离去。军中将领争相挽留,岳祥说:“主我者以罪去,而吾固利独留邪?”辞不就。 咸淳九年(1273),友人谢堂欲荐岳祥入京师订正《通鉴》各家注释,事将成,奏入经筵备作讲读之士。后风景尹曾渊子又荐岳祥为户部酒务,此乃晋列朝士阶梯之职。贾似道时当国,亦闻岳祥之才,但以岳祥尚气简直,不肯对人作软媚之言,不拟即刻任用,欲以盘折抑挫之法驯服岳祥,然后为己所用。岳祥获悉,毅然离京回乡。宋亡后,舒岳祥隐匿乡里执教,为赤城书堂长。与奉化戴表元、鄞县袁桷等交往甚密。晚年潜心于诗文创作,虽战乱频繁,颠沛流离,仍奋笔不辍。诗文与王应麟齐名。 ► 8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