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译文
皇上下诏给御史大夫说:“诸侯王凡有愿意把恩惠推及自己的私亲,分封子弟城邑的,命令他们各自条列上报,朕将临时决定这些王子侯的名号。”
太史公说:真是伟大啊,天子的圣德!他一人有了喜庆,天下都跟着沾光。
注释
(表略)
“制诏”:皇帝的书面命令。“御史”,此指御史大夫,官名,为三公之一,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并掌纠察弹劾之事,管理国家图籍档案。汉代皇帝颁行制度,用制书。制书的文字都用“制诏某某(三公官名)”开头,加玺封固,再用尚书令印重封,然后颁布州郡。这一制书是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颁布的。
“诸侯王”:汉代皇子封王,都有自己的封国、官属,其地位相当于周代的诸侯,称诸侯王。“推私恩”,谓推行、施加私人的恩惠。按,汉初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其嫡子继位,而其他儿子无尺土之封。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王得推行私恩,分地给子弟为侯。从此每一诸侯王国中又分出若干小侯国,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削弱。
“条上”:分列上报。
“一人有庆,天下赖之”:这两句话本自《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序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是《史记》的第二十一卷,“十表”中的第九篇。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142篇诗文
司马迁的其他作品
- 《 七十列传 · 魏其武安侯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白起王翦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八书 · 乐书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鲁仲连邹阳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三十世家 · 郑世家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乐毅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八书 · 河渠书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司马穰苴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相关推荐
- 《 七十列传 · 平原君虞卿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黥布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仲尼弟子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十二本纪 · 五帝本纪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货殖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七十列传 · 扁鹊仓公列传 》 —— [ 汉 ] 司马迁
- 《 三十世家 · 燕召公世家 》 —— [ 汉 ] 司马迁
- 《 十二本纪 · 夏本纪 》 —— [ 汉 ]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