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叶 · 上巳日,呉子似谓古今无此词,索赋

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良辰。兰蕙光风,转头天气还新。明眸皓齿,看江头、有女如云。折花归去,绮罗陌上芳尘。 能几多春。试听啼鸟殷勤。对景兴怀,向来哀乐纷纷。且题醉墨,似《兰亭》、列叙时人。后之览者,又将有感斯文。
拼音

注释

新荷叶:词牌名。蒋氏《九宫谱》作正宫引子。赵抃(biàn)词名《折新荷引》,又因词中有「画桡稳,泛兰舟」句,或名《泛兰舟》,然与仄韵《泛兰舟》调迥别。 「上巳日,吴子似谓古今无此词,索赋」:四卷本丙集作「上巳日,子似谓古今无此词,索赋」。 吴子似:《安仁县志·人物志》:「吴绍古,字子嗣,通经术,从陆象山游。授承直郎,荆湖南路提举茶盐使干办公事。」《铅(Yán)山县志·十一·名宦》:「吴绍古,字子嗣,鄱阳人。庆元五年任铅山尉,多有建白。有史才,纂《永平志》,条分类举,先民故实搜罗殆尽。建居养院以济穷民及旅处之有病阨者。」按:吴氏尉铅山始于庆元四年,见赵昌父《刘之道祠记》,《铅山县志》作五年,误。(参《辛稼轩年谱》庆元四年)。 曲水流觞: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仲洽:『三月三日曲水,其义何旨?』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与至水滨盥洗,因流以滥觞,曲水之义,盖自此矣。』帝曰:『若如所谈,便非嘉事也。』尚书郎束晰进曰:『挚虞小生,不足以知此。臣请说其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又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河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五十斤,左迁仲洽为城阳令。」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又崇山峻岭,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絃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赏心乐事良辰: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兰蕙光风:战国楚·屈原《楚辞·招䰟》:「光风转蕙,氾崇兰些。」东汉·王逸注:「光风谓雨已日出而风,草木皆有光也。」五臣注:「日光风气,转泛于兰蕙之丛。」 天气还新: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明眸皓齿:唐·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有女如云:《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对景兴怀,向来哀乐纷纷」句: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俛(fǔ)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脩短随化,终期于尽。」对景,四卷本丙集作「览物」。 「似《兰亭》、列叙时人」句: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