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诗四首 · 其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拼音
名句
注释
骨肉:指兄弟。首句以叶之缘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亲。
因:亲。这句是说结识朋友也是相亲的。
四海皆兄弟:语出《论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此二句是说天下的人谁都不是漠不相关的陌路人。
连枝树:即“连理树”,不同根的两树枝或干连生为一名为连理。通常用连理树喻夫妇,这里用来喻兄弟。
参与辰:二星名,参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东方,出没两不相见。
邈:远。
胡与秦:犹言外国和中国。当时西域人称中国为“秦”。以上四句是说往日形迹亲近,今后就疏远了。
恩情:此句言情谊比平时更觉不同,平时情谊固然深厚,临别更觉难舍。
鹿鸣:《诗经·小雅》有《鹿鸣》篇,是宴宾客的诗,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蒿类)”起兴,是以鹿得食物呼唤同类比喻燕乐嘉宾。
樽:酒器。
斟酌:用勺舀酒。结尾四句是说这一樽酒本为赠远人用的,现在希望你再留一会儿酌饮此酒。
序
《苏武诗四首》又名《苏武与李陵诗四首》。是东汉无名氏所作的四首五言古诗。这组诗和李陵的《与苏武诗三首》收入在南朝萧统《文选》卷二十九里,这七首诗是“苏李诗”的代表作。这些古诗都是送别诗,有的写友人之别、有的写夫妻之别、有的写骨肉兄弟之别,但情感都真挚动人。
赏析
这首是送别兄弟的诗,从平日的恩情说到临别的感想,再说到饯送的意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shēn)辰:二星名,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
- 邈(miǎo):远。
- 罇(zūn):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译
亲人之间就如同枝叶相连,朋友结交也是有缘由的。天下的人都可称为兄弟,又有谁是不相干的陌生人呢。何况我们如同连在一起的树枝,和你如同一个身体。从前像鸳鸯那样亲密,现在却像参星和辰星那样远隔。从前经常亲密相处,现在却远得像胡地和秦地一样。只是想到即将离别,情谊就一天天变得更新鲜深厚。鹿在鸣叫时会思念野外的草,这可以用来比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想要送给远行的人。希望你留下来慢慢斟酌,叙述这生平的亲情。
赏析
这首诗以形象的比喻开篇,强调亲人和朋友关系的紧密。接着通过描述从前和现在关系的对比,突出离别后的变化。“惟念当离别”后,进一步升华情感,表达对即将远行之人的不舍与珍惜,以及期望用酒来留住情谊、诉说亲情。全诗情感真挚,用自然的比喻来阐释深刻的情感,语言质朴而优美,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无名氏的其他作品
- 《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松罗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米谷部 · 大豆黄卷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草部 · 元参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贝子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玉石部 · 石钟乳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菜部 · 葱实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沙参 》 —— [ 汉 ] 无名氏
- 《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商陆 》 —— [ 汉 ]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