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七)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模仿。
  • 樽樽(zūn zūn):这里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 蜀帝:传说中的古蜀王杜宇,号望帝,后来让位于鳖灵,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
  • 髠(kūn):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这里形容杜鹃羽毛脱落,样子憔悴好像受过髠刑。
  • 中心:内心。
  • 恻怆(cè chuàng):悲伤。

翻译

忧愁的思绪忽然涌来,我骑上骏马奔出北门。 抬起头向四处眺望,只看见松柏和荆棘繁茂昌盛。 林间有只鸟儿名叫杜鹃,传说它是古时蜀帝的灵魂。 它声音哀伤痛苦鸣叫不停,羽毛憔悴如同受过髠刑的人。 在树林间飞来飞去啄食虫蚁,它哪里还能忆起往日天子般的尊贵。 想到这种生死变化不合常理,我内心悲伤得难以言说。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突发的愁思开篇,骑马上路,通过描绘所见的荒芜景象,引出杜鹃鸟这一重要意象。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杜鹃鸟命运的巨大转变,从尊贵的蜀帝变成如今羽毛憔悴、啄食虫蚁的鸟儿,深刻感慨了人生的无常。诗人巧妙地将自身面对世间生死变化的哀伤融入对杜鹃鸟描述之中,以小见大,让整首诗充满了悲剧色彩和沧桑感,这种对命运变化的思考和感叹,引发读者对人生的诸多遐想与深思 。

鲍照

鲍照

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属山东兰陵县长城镇)。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刘义庆以他为国侍郎。其后成为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由于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子顼遵奉其兄刘子勋为正统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杀凶暴的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参加了所谓的“义嘉之难”(义嘉为刘子勋年号)。刘子勋与刘子顼在同年兵败被杀,鲍照也在刘子顼的军中被乱兵杀害。 ► 1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