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别离四首

【其一】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其二】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 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 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其三】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 【其四】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拼音

所属合集

#高中古诗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遵宪:(1848 年 4 月 27 日~1905 年 3 月 28 日),汉族,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人。
  • 须臾:(xū yú)极短的时间;片刻。
  • 绸缪:(chóu móu)形容缠绵不断的样子。
  • :(duò)同“舵”。
  • 石尤:即石尤风。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此后商旅发船,遇打头逆风,则曰:“此石尤风也。”
  • :(qián)同“钳”。
  • :(mín)古代穿铜线用的绳子。
  • 离离:分明的样子。

翻译:

  • 【其一】离情别绪好似车轮旋转,片刻之间已转过千万周。眼睁睁看着两个轮子奔驰,更增添心中的忧愁。古代也有高山大川,古代也有车和船。车和船也承载着离别,行动停止还较为自由。如今的船和车呀,合力催生出离愁。明明知道只是须臾的情景,不允许稍有逗留缠绵。钟声一旦按时响起,瞬间就不会稍作停留。即使有万钧重的船舵,转动起来也如绕指般轻柔。难道没有迎面吹来的狂风?也不畏惧石尤风。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你已在天涯的尽头。望着影子忽然就看不见了,烟波浩渺深远悠悠。离去是多么迅速啊,归来时是否会被滞留?期望你归来的时候,快乘坐轻气球。
  • 【其二】早上寄来平安的话语,傍晚寄来相思的文字。传递书信快速已到极点,说是你所寄来的。既不是你亲手书写,又没有你的默默记忆。虽然署名是你的花字名字,但谁知是谁在收尾装封?平常并肩而坐说话,还未能完全知晓心事。更何况经过三四次翻译,怎能传达你的心意!只有那斑斑的墨迹,很像是临行时的眼泪。门前的两行树,分明排列到天际。中间也有丝线,有丝线两头系着。为何你寄来的书信,断断续续不能按时到达?每天有百余个片刻,书信到达的时候有几个?片刻没有你的消息,就让我的容颜憔悴。怎能像闪电一样,一闪就到你身旁!
  • 【其三】打开信封惊喜地变了脸色,分明是你的面容。来自你妆镜的匣子,放入我的怀袖之中。临出行时剪下中衣,是我亲手缝制。肥瘦我自己思量,如今和往昔是否相同?自从分别就想见到你,情感如春天的酒般浓烈。今日见到你的面容,仍感觉心中忧愁忡忡。拿起镜子我自己照,脸色如桃花般红润。打开小箱子拿出来送给你,如同与你相逢。我有钗插在发鬓,你有衣襟在胸前。双影悬挂很是可怜,你我从此长相厮守。虽然从此长相厮守,但别恨终究没有尽头。面对面也不解话语,就好像隔着千万重山。要不是梦中往来,深沉的情意如何能相通!
  • 【其四】你的灵魂要去往何方?想要追随你一同前去。轻飘地渡过沧海,不畏惧风浪的危险。昨晚进入你的房间,抬手掀起你的帷帐。掀起帷帐不见人,想必你入睡太迟。你的灵魂倘若找我,见面也难以预期。恐怕你的灵魂到来时,正是我未入睡的时候。我睡觉了你或许醒来,你睡觉我怎能知晓。彼此不能听闻,难怪常常不一致!抬头看见明月,明月正照进门内。这时候想着你的身体,清晨刚刚披上衣衫。你在海的角落,我在天的尽头。相距三万多里,昼夜背向奔驰。睡觉起床不同时,灵魂和梦境难以相依。地面再长不能缩短,翅膀再短不能飞翔。只有眷恋你的心,即使大海干枯也始终不会改变。海水深深又深深,难以度量我对你的相思。

赏析:

这组《今别离》运用了新的意境和词汇,写别离之情别开生面。诗人以现代的交通方式(如轮船、火车等)为背景,通过对离别场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时代变化对人们情感的冲击和影响。其一通过对轮船行驶速度与离愁的描写,感慨现代离别特点;其二写书信传递的快捷与情感传达的复杂;其三描绘了对对方的思念和想象中的相见;其四则表达了对爱人灵魂的追寻和无尽的相思。诗作语言通俗易懂又充满深情,生动地表现了离愁别绪这一古老主题在新时代的新特点,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在新环境下的情感体验。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