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 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 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拼音

注释

羁心:羁旅之心,即客心。 永昼:整天。 扰扰:纷乱动荡的样子。 悠悠:形容忧思不尽。 夕霁:傍晚的晴晖。

《春雨》是由宋代诗人陈与义所著的诗词,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稼轩“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和自己眼前的“雨湿高城”。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而“蛛丝”又和辛稼轩“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心(jī xīn):客居他乡之心。
  • 永昼:漫长的白天。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悠悠:形容长久、遥远,这里指时光漫长。
  • 夕霁(jì):傍晚的雨停了。

翻译

春天的花儿都已凋谢,春天却依然寒冷,客居他乡的心情只有自己暗自心惊。 孤独的黄莺在漫长的白天里啼叫,绵绵细雨打湿了高高的城墙。 纷纷扰扰究竟成就了什么事,时光悠悠让我就这样度过此生。 蜘蛛丝在傍晚雨停后的夕阳中闪烁,随处都能感受到诗一般的情韵。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花尽春犹冷”表现出春天的萧索和寒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羁心只自惊”则直接点明了他客居他乡的忧愁。“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进一步烘托出凄清的氛围,孤莺的啼叫和细雨的滴落,增添了几分寂寥。“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在黯淡的情境中透出一丝亮色,诗人从蛛丝在夕阳光辉中的闪烁中发现了生活中的点滴诗意,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些积极的情绪。整体上,这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