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歌八首(约杨推官同赋)

· 宋濂
【其一】 劝郎莫食鉴湖鱼,劝郎莫弃别时衣。 湖中鲤鱼好寄信,别时衣有万条丝。 【其二】 恋郎思郎非一朝,好似并州花剪刀。 一股在南一股北,几时裁得合欢袍。 【其三】 越王台下是侬家,一尺龙梭学织纱。 愿郎莫栽梨子树,遮却房前夜合花。 【其四】 溪头送郎上兰舟,独宿春风燕子楼。 溪水有时乾到底,不如侬泪四时流。 【其五】 阿侬羞杀黄帽郎,桂舟兰楫藻中藏。 芦竹生花秋满地,棹歌才动便寻榔。 【其六】 粉痕随泪湿春罗,郎似芭蕉侬似荷。 荷叶团圆映莲蕊,不比芭蕉纹路多。 【其七】 为郎有意办罗裳,绣成花鸟好文章。 黄昏含愁不敢剪,只恐分开双凤凰。 【其八】 春望山头松百株,若耶溪里好黄鱼。 黄鱼上得青松树,阿侬始是弃郎时。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