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 · 戏改李白《梁父吟》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阳酒徒:指郦食其(lì yì jī),秦末陈留高阳人,好读书,家贫落魄,自称为“高阳酒徒” ,投奔刘邦后成为重要谋士。
  • 起草中:指出身平民。草,指民间。
  • 长揖(yī):古代一种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
  • 山东:泛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这里指秦末时除秦地之外的东方诸国。
  • 隆准公:指刘邦。高鼻梁,“隆准”,高挺的鼻梁。
  • :尽情施展、发挥。
  • 辍(chuò)洗:停止洗脚。辍,停止。
  • 趋风:疾行如风,意思是因敬畏而快走迎接。
  • 旋蓬:随风飘转的蓬草,形容轻快、迅速。
  • 历城:地名,在今山东济南。
  • 鼎烹:古代一种酷刑,用大鼎把人煮死。

翻译

你难道没看到吗,高阳酒徒出身平凡,他以长揖之礼拜见来自山东高鼻梁的刘邦。进入营帐后他不下拜,而是尽情施展雄辩之才,刘邦为之动容,让正在洗脚的两个侍女停下,赶快出来迎接。他凭借口才轻易地就拿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指挥楚汉之间的局势犹如转动蓬草般轻松。可没想到韩信不听指挥,率十万大军攻下历城。齐王因此怒火万丈,将高阳酒徒抓起来投入大鼎烹死。

赏析

这首诗毛泽东以戏改李白 《梁父吟》 的形式创作而成。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高阳酒徒郦食其的形象和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事迹。开篇刻画了郦食其平民出身却以独特方式求见刘邦,展现其不凡与自信。讲述他凭借非凡口才在楚汉争斗的局势中发挥重要作用,指挥局面犹如转动蓬草般轻松,彰显其智慧与胆识。然而最后笔锋一转,由于韩信的擅自行动导致局面突变,郦食其最终惨死于齐王之手。此诗通过对这一历史故事的改写呈现,既有对历史人物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状况,展现出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也从侧面让读者感受到历史浪潮的汹涌澎湃和人物命运的起伏不定 。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 106篇诗文